三菱M70加工中心铣椭圆的编程方法如下:
手动编程
计算椭圆的X和Y半轴长度,并定义中心点。
使用圆弧指令(G2或G3)沿椭圆的轮廓生成一系列小圆弧。每个圆弧的半径和圆心位置都经过仔细计算,以逼近椭圆的形状。可以通过调整圆弧的数量和半径来控制椭圆的精度。
通过循环执行这些圆弧指令,即可铣出所需的椭圆槽。
使用G代码编程
确定椭圆孔的长轴和短轴尺寸(A和B),并记下。
在CNC加工中心上,设置工件坐标系,并确定孔的中心位置(X、Y坐标)。
定义起始点:选择椭圆孔的一个端点作为起始点,并将其设置为坐标系的原点(0,0)。
定义切削方向:根据加工需求选择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作为切削方向。
使用G代码编程,设置圆弧插补指令(G2或G3):
使用G2指令表示逆时针圆弧插补,使用G3指令表示顺时针圆弧插补。
根据椭圆的性质,将椭圆孔的起点与终点设置在椭圆的短轴上。
使用I和J值来定义椭圆的半径,其中I代表短轴的半径,J代表长轴的半径。
使用F值来设置进给速度。
编写G代码,根据起点、终点、半径和进给速度,进行圆弧插补运动。
设置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
运行程序,开始加工椭圆孔。
使用宏程序
以直线G01逼近椭圆轨迹,角度每次递增量越小,轮廓越接近理论值。
在华中世纪星系统中,可以编写一个椭圆外轮廓的宏程序,使用直径12立铣刀,深度2mm。
圆弧有内圆弧和外圆弧之分,内圆弧可利用圆柱铣刀、立铣刀的外圆弧来铣。
建议:
如果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建议使用G代码编程或宏程序,因为它们可以更精确地控制加工路径。
如果需要快速加工或对加工过程不太熟悉,可以尝试手动编程,但需要注意输入坐标的准确性和加工参数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