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铣机铣外圆角的编程步骤如下:
确定加工参数
外圆直径:根据工件要求输入所需的外圆直径,例如50.12毫米。
刀具半径:输入立铣刀的半径,例如12毫米。
进给速度:根据刀具和工件材料选择合适的进给速度,例如50毫米/分钟。
下刀量:根据工件材料和刀具磨损情况设置合适的下刀量,例如1毫米。
编程步骤
初始化:设置好工件坐标系和刀具坐标系,确保它们与实际的工件和刀具位置相匹配。
选择加工模式:选择外圆角加工模式。
输入加工参数:
外圆直径:在编程软件中输入所需的外圆直径,例如`G90 G28 X0 Y0`(假设外圆直径为50.12毫米,刀具从原点开始)。
刀具半径:在编程软件中输入立铣刀的半径,例如`M61`(假设刀具半径为12毫米)。
进给速度:在编程软件中设置进给速度,例如`M98 P50`(假设进给速度为50毫米/分钟)。
下刀量:在编程软件中设置下刀量,例如`M60`(假设下刀量为1毫米)。
编写加工路径:
起始点:设置起始点为工件的外圆上的一点,例如`G0 Z0`。
加工路径:使用`G1 X Y Z`指令编写加工路径,确保路径围绕外圆均匀分布。例如,可以使用`G1 X Y Z`指令循环加工外圆,每次加工一个角度,例如`G1 X Y Z`(假设每次加工1度)。
结束点:设置结束点为外圆加工完成后的位置,例如`G0 Z0`。
示例程序
```plaintext
; 初始化
G90 G28 X0 Y0
M61
M98 P50
M60
; 加工路径
G1 X Y Z
; 循环加工外圆,每次加工1度
G1 X Y Z
; 重复上述指令,直到外圆加工完成
; 结束加工
G0 Z0
```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程序,实际编程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加工要求和机床参数进行调整。建议在编程前进行充分的模拟和测试,以确保加工路径和参数设置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