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学费被称为 束脩。早在孔子时代,束脩就已经存在,并且是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须奉赠的礼物,表示对教师的敬意。束脩通常包括咸猪肉等物品,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拜师费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学费。在唐代,学校中仍采用束修之礼,并且礼物的轻重随学校的性质而有差别。此外,古代学生交学费的方式还可以称为“赋学费”,一般以粮食或货物的形式交纳,如粮食、丝绸、布匹等,这些物品被称为“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