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NUC铣床上编程抛物线,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层切法
利用X坐标的变化求出Z坐标,从而切削出近似抛物线的台阶,最后精加工出抛物面。
这种方法加工路线最短,效率较高。
示例程序:
```
N10 G1X[2*1] Z[2];
1=1+0.05;
2=-[1*1/16];
IF [1LE16] GOTO10;
```
条件语句判断
利用条件语句判断走刀是否到毛坯的尺寸,从而克服前两种方法的缺点。
示例程序:
```
N5 4=-[3*3/16];
G0X[3];
G1Z[4]F0.25;
G1U1;
```
等弦长算法
从抛物线方程入手,研究非圆曲线抛物线的加工原理,提出运用等弦长算法进行抛物线插补加工。
给出了抛物线的最短走刀路线图,完成典型的车削内孔抛物线车削参数程序的编写和典型铣削抛物线参数程序的编写。
这种方法方便编程及操作人员快速修改零件参数,提高了编程效率。
等间距法直线拟合
采用等间距法直线拟合抛物线形轮廓,推算在允许的加工误差范围内的进给步长,计算节点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编写基于宏程序的零件数控加工程序。
这种方法解决了在只有直线或圆弧插补的数控系统中手工编写非圆曲线比较困难的问题。
建议
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具体的加工需求和精度要求,选择层切法、条件语句判断或等弦长算法等方法进行编程。
参数设置:在编程过程中,合理设置X轴的步距,以确保加工精度和效率。
宏程序编写:利用FANUC系统的宏程序功能,将抛物线方程和加工步骤编写成宏程序,方便快速修改和重复使用。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在FANUC铣床上高效地编程加工出所需的抛物线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