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循环铣削的编程步骤如下:
确定加工的起始点和终点
确定铣削的起始点和铣削方向,这是循环铣削的基础。
设置切削参数
设置切削深度、进给速度等参数,这些参数将影响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
选择合适的刀具
根据工件的材质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输入刀具的半径等参数。
编写循环程序
使用G代码编写循环程序,包括初始设置、刀具补偿、加工循环和结束等部分。
在循环中,使用X和Y轴指令控制切削刀具的位置,使用Z轴指令控制铣削深度。
考虑刀具磨损和表面质量控制
在编程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磨损和铣削表面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加工效果稳定。
调试程序并进行实际加工测试
在机床上进行程序调试,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优化,确保加工质量和精度。
```plaintext
O0008
G17G90G0G54Z100X0Y0
M3S1000
1=0 (长方形零件平面左下角X轴坐标)
2=0 (长方形零件平面左下角Y轴坐标)
3=0 (Z向起始加工平面)
4=10 (Z向加工深度)
5=1 (Z向加工步距)
6=100 (零件X向长度)
7=60 (零件Y向宽带)
8=5 (刀具半径)
9=0.75 (刀具切削百分比≤1,一般建议取0.75)
10=5 (间隙)
WHILE[3LE4]DO1
20=1-10-8 (加工起始点X轴坐标赋值)
21=2+2*8*9-8 (加工起始点X轴坐标赋值)
G0X20Y21
Z5
G1Z-3F10000
WHILE[21LE2+7]DO2
G1X20Y21F1000
```
在这个示例中,程序首先设置工作坐标系和刀具参数,然后通过两个WHILE循环实现X向和Y向的循环加工,最后返回到起始点并结束程序。
建议在实际编程过程中,根据具体的加工需求和机床特性,灵活调整参数和路径,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