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差没有杀勾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军事形势和自身伤亡:
夫差在围困会稽山时,虽然战胜了越国,但自身伤亡也很惨重,且补给难以跟上。越国派来求和时,提到越国军队并未被彻底消灭,还有八千将士可以拼死一战。夫差权衡利弊后,认为没有获胜的绝对把握,因此接受了越国的求和。
战略考虑:
夫差的战略方向是北上讨伐齐国,争霸中原,而不是南下吞并越国。他不想在越国消耗太多的资源和兵力。因此,他选择接受勾践的臣服,从越国撤兵,放过了勾践。
听信谗言:
夫差身边的重臣伯嚭和太宰嚭收受了勾践的贿赂,向夫差进谗言,使得夫差对勾践产生了好感,从而放过了他。
勾践的臣服和表现:
勾践在被俘后,表现出极度的屈辱和顺从,甚至不惜品尝夫差的大便来判断病情。这种极端的行为使得夫差认为勾践已经真心归顺吴国,丧失了复国的意志。
保存实力:
夫差认为,即使放过勾践,他也完全有能力再次击败越国。更重要的是,他担心如果继续与越国作战,将会消耗大量的军事资源,从而影响到他与中原各国的争霸计划。
综上所述,夫差没有杀勾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军事形势、战略考虑、听信谗言、勾践的臣服和表现以及保存实力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夫差最终决定接受勾践的臣服,放过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