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八怪是指贵州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它们分别是:
石板当瓦盖:
贵州山峦叠嶂,不少地方多页岩,即一层一层薄板状的岩石。当地居民择其三四厘米厚者作瓦,铺盖于屋顶。远望若鱼鳞波纹,美观实用。
醋酸当盘菜:
贵州居民特别是苗族、侗族除喜食辣外,更嗜食酸。当地谚云:“三日不吃酸,走路打蹿蹿(意为不稳)”。由此也衍生出两道名菜:一是酸汤鱼。
三个老鼠一麻袋:
这里所指老鼠非内地常见的家鼠,乃系吃山间竹笋长大的竹鼠,它长约25厘米至35厘米,体肥硕,3只即可装满一麻袋,其肉可食。
老太太爬山比车快:
贵州山地适合种植玉米,其质地嫩糯香甜,堪属上乘。当地老太太常携煮熟之玉米至旅游景点及车站叫卖,来回奔跑,行走十分快疾,因此被喻之为“比车快”。
草根当好菜:
贵州草木葱茏,盛产鱼腥草。它又名蕺(音ji)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上有节,叶子互生,均有鱼腥气。此草遍及全省,居民常采作菜食之。
厕所随身带:
贵州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厕所常常是随身带着的,方便随时使用。
石头当花戴:
贵州多山,居民有时会用石头作为装饰品,戴在身上作为时尚。
树皮当药卖:
贵州山林茂盛,多杜仲树。以树皮入药,味甘辛微温,具有补肝及肾、强筋骨、安胎气、降血压之功效。
这些“怪”现象背后反映了贵州独特的地理、气候和文化特征,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