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看时间的工具主要包括 日晷和 漏刻两种。
日晷:
日晷,也称为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日晷可以分成地平式、赤道式、子午式、卯酉式、立晷等多种类型,应用范围也不尽相同。
漏刻:
漏刻,又称水钟,是中国古代汉族科学家发明的计时器。漏是指带孔的壶,刻是指附有刻度的浮箭。漏刻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种,早期多为泄水型漏刻,水从漏壶孔流出,漏壶中的浮箭随水面下降,浮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受水型漏刻的浮箭在受水壶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为了得到均匀水流可置多级受水壶。
这两种计时工具在古代被广泛应用,日晷主要在白天使用,而漏刻则可以在白天和夜晚使用,弥补了日晷在夜晚和阴天无法使用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