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能效比,也称为 能效等级或能耗比,是指空调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单位输入功率所产生的制冷量或制热量。简单来说,它是 名义制冷量与运行功率之比,反映了空调器的节能水平。
能效比的计算公式如下:
制冷能效比(EER)= 制冷量 ÷ 制冷消耗功率
制热能效比(COP)= 制热量 ÷ 制热消耗功率
能效比的数值越大,表明该产品使用时所需要消耗的电功率就越小,即在单位时间内,该空调产品的耗电量也就相对越少。
根据能效比的大小,空调产品通常被划分为不同的能效等级,如1级、2级、3级、4级和5级。能效等级越高,表示空调在节能方面表现越好。例如,能效比为3的空调意味着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可以产生3千瓦的制冷量,这比能效比为1的空调节能3倍。
国家出台能效等级的目的是为了节约能源,发展节约型、环保型经济。因此,在选购空调时,能效比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通常能效比高的空调价格也会相对较高,但长期来看,节能效果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