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股利,亦称“股份股利”,是指 股份公司以股份方式向股东支付的股利。当公司决定发放股票股利时,通常会将股东应得的股利金额转入资本金,并发行与此相等金额的新股票,然后按照股东的持股比例进行分派。这样,股东手中的股票数量会增加,但公司的总价值并没有变化。
股票股利的运作原理是将留存收益资本化,即将一部分未分配利润转换成新股份。这种方式既保留了公司的现金流,又增加了市场上流通的股票数量。股票股利的分派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如10%、20%等,表示每一股份可分到的新股比率。若计算结果有不满一股的,公司可能会将零股折成现金分派给股东,或将零股集中起来出售,所得金额在各零股股东间进行分配。
需要注意的是,股票股利并不直接增加股东的财富,也不导致公司资产的流出或负债的增加,因此不是公司资金的使用。同时,股票股利也不会增加公司的财产,但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结构发生变化。
采用股票股利发放形式应具备的条件包括:公司必须有待分配的盈利,必须经股东大会作出决定,并且必须符合新股发行的有关规定。由于股票交易价格通常在面值以上,对于股东来说,派发股票股利可能得到比现金股利更多的投资收益。但是,股票股利派发过多将增大股份总额,影响公司日后的每股股利水平和股票市价,不利于公司的市场形象提高和增加营运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