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仪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 wēi yí,主要指 人的威严和仪态。它强调了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是一种对他人产生威慑和敬畏的力量。具备威仪的人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示自己的权威和自信。
具体来说,威仪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古代典礼中的动作仪节及待人接物的礼仪,如《礼记·中庸》中提到的“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修道者的风姿,在举止言谈中皆可表露无遗,如在行走、坐卧等方面的规范。
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庄重举止,能够表现出一个人的威严和尊贵。
威仪不仅体现在外在的举止和容貌上,更体现在内在的气质和修养上。一个具备威仪的人,无论是在正式场合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展现出一种令人敬畏和尊敬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