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伤寒论

时间:2025-03-03 22:01:53 娱乐杂谈

《伤寒论》是 中医学的重要经典著作,以下是对它的详细介绍:

成书背景与作者

《伤寒论》原名《伤寒杂病论》,由东汉末年的医圣张仲景所著,成书于3世纪初。

原书共十六卷,约五万多字,但在流传过程中因战争散失,现存的《伤寒论》共十卷。

主要内容

《伤寒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全书以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为纲,详细描述了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和处理方法,并记载了113个方子,这些方子用了91味药物。

六经辨证体系

《伤寒论》中的六经病辨证即是建立了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及其合病、并病的完整的理法方药齐备的完美医学体系。

影响与价值

自《伤寒论》问世1800多年以来,古今中外对伤寒论的注释多达两万多种,这在整个世界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够吸引来如此多人去注释和解读。

《伤寒论》被后世誉之为“众方之祖”,尊之为“经方”,其内容经过历代医家的反复应用,屡试有效,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他信息

《伤寒论》不仅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还包含了脉、证与预后的详细论述。

书中记载的方剂大多疗效可靠,切合临床实际,精于选药,讲究配伍,主治明确,效验卓著。

综上所述,《伤寒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经典著作,对后世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