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后序编程主要涉及编写数控程序的过程,包括确定加工工艺、选择编程语言、编写程序、调试程序和加载程序等步骤。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编程要点:
确定加工工艺
分析零件图样,了解零件的材料、形状、尺寸、精度、批量、毛坯形状和热处理要求。
确定加工方法,包括工夹具、装夹定位方法等。
制定加工路线,包括对刀点、换刀点、进给路线等。
确定切削用量,如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和背吃刀量等。
选择编程语言
常用的数控编程语言包括G代码(用于定义加工轨迹和运动方式)、M代码(用于定义辅助功能如冷却、换刀等)和T代码(用于定义刀具的选择)。
编写程序
根据确定的加工工艺和选择的编程语言,编写数控程序。
程序通常由多个程序段组成,每个程序段对应一个加工动作。
编写时要注意编程语言的语法和规则,以及加工工艺的要求。
调试程序
通过模拟器或实际加工进行程序调试,检查加工轨迹是否正确、刀具是否选择正确、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是否合理等。
发现问题后需进行修改和调整。
加载程序
将编写好的数控程序加载到数控机床的控制器中。
加载完成后,数控机床根据程序指令进行加工。
注意事项
在编写数控程序时,应注意程序的结构和格式,确保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在调试程序时,要时刻关注工件和机床的情况,确保加工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完成加工后,要对加工结果进行检查和验证,确保加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
; 程序开始
M03 G54 G90 G00 X0 YO Z30.
WHILE [5 LT 4] DO
1. Z[-5+1.] -> G00下降至当前加工平面Z-5以上1.处
2. G01 Z-[5+17] F150 -> Z向G01下降至当前加工深度2
3. 9=FIX[8/6] -> 计算Y方向上最大移动距离除以步距,并上取整
4. IF [1 GE 2] GOTO 3
5. IF [1 LT 2] GOTO 2
6. 9=FIX[7/6] -> 计算X方向上最大移动距离除以步距,并上取整
7. IF [1 LT 2] GOTO 1
ENDWHILE
; 程序结束
M99
```
这个示例中,程序首先将刀具定位到G54原点上方的安全高度,然后通过循环逐步下降至加工深度,每次下降后进行一次切削,直到达到预定深度。程序中使用了子程序来简化复杂的加工动作,提高了编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