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音,也称为断音或跳音,是音乐术语,用来描述在演奏或歌唱中某个音符或音节的发音被突然中断,然后再继续发声的效果。顿音可以使音乐产生短促、轻快、跳跃的感觉,常用于强调某个词或短语,使其更加显著和突出。
在乐谱中,顿音通常用特定的记号来表示,这些记号包括:
圆点:
记在音符的符头位置,表示该音符的时值约缩短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三角:
记在音符的符头位置,表示该音符的时值约缩短为原来的一半。
圆点弧线:
记在音符的符头位置,表示该音符的时值约缩短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在演奏时,带有顿音记号的音符应该短促而富有弹性,通常只演奏原音符时值的四分之一或一半。
顿音与跳音虽然都是用来改变语音节奏和重音的技巧,但它们在发声方式和效果上有所不同。跳音更短暂、轻巧,富有弹跳力,而顿音则夸张一点,像弦乐中的拨弦,有一定的弹性。
总结来说,顿音是一种音乐表现手法,通过在音符上使用特定的记号,使演奏或歌唱中的某个音节或音符产生短促的停顿和继续发声的效果,从而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