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不坏之身原为佛教术语,后亦用为典故,意思是炼就无坚不摧、万毒不侵的坚定意志。在佛教中,“金刚”指金刚石,是一种极为坚固的矿物,佛经上或用来比喻佛的“法身”。因此,“金刚不坏之身”源於佛教,是佛教中的专有名词,用来形容佛身或具有坚定意志的人。
例如,《大般涅槃经》卷三〈寿命品之三〉中提到:“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又如,《大宝积经》卷五十二中提到:“如来身者,即是法身,金刚之身,不可坏身,坚固之身,超于三界最胜之身。”
此外,“金刚不坏之身”也用来比喻身体强健硬朗,如:“张伯伯每天清晨都到山上去跑步、打拳,练就一副金刚不坏之身。”
综上所述,“金刚不坏之身”这个成语具有以下含义:
佛教术语:
原指佛的坚固法身,后泛指无坚不摧、万毒不侵的坚定意志。
典故:
用来形容具有坚定意志的人,如党员干部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比喻:
也用来比喻身体强健硬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