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业场”这一名称的由来与 其初衷和功能密切相关。在民国时期,劝业场是由政府官办或民间工商业人员联合举办的,旨在推销百货商品,进而促进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其名称中的“劝业”二字,直接体现了鼓励发展实业的意图。具体来说,“劝”在这里的意思是劝勉或鼓励,“业”则指的是实业或商业。因此,劝业场本质上是一个鼓励实业发展的展览馆,同时兼具有商场和娱乐机构的功能。
此外,劝业场的命名还受到了日本的影响。在日本,类似的机构被称为“劝业寮”等,这种用法融合了汉语中的“劝业”一词与“劝农”、“劝工”等词义,体现了对实业发展的重视。在中国,最早出现以“劝业”为名的机构是在武汉,由张之洞在1902年创办的两湖劝业场。随后,各地纷纷效仿,建立了自己的劝业场,如1905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劝工陈列所及其附设的劝业场。
综上所述,“劝业场”这一名称不仅反映了其作为百货大楼和娱乐场所的功能,更体现了其鼓励实业发展的核心使命。这一命名也体现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对实业和经济发展重视程度的提升,以及借鉴日本经验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