摈斥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bìn chì,意思是排斥或弃去。它通常用来描述对某人或某事物持有强烈的反感或不满,并采取措施将其排除或拒绝。在古汉语中,该词常用于表达对异己思想或行为的排斥,如“摈斥异端邪说”。
例如,在元·任仁发的《二马图》卷的跋语中,通过对比肥马和瘦马的境遇,使用了“虽有终身摈斥之状”来形容瘦马虽然处境艰难,但无晨驰夜秣之劳,这里的“摈斥”即指排斥和弃去。
综上所述,摈斥是一个具有强烈负面情感的词语,用于描述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排斥和弃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