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头上戴的是 冕冠,也称“旒冠”,俗称“平天冠”。冕冠是古代帝王、王公、卿大夫在参加祭典等典礼活动时所戴的等级最高的礼冠。其结构包括冠体、冕板(延)、旒(珠串)、充耳等部分。冕板通常为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前后檐垂有若干串珠玉,以彩线穿组,称为“冕旒”。冕冠的顶端有一块长形冕板,叫作“延”,延的前后檐垂有若干串珠玉,以彩线将其穿组,称为“冕旒”。旒的数量有严格的规定,例如,明朝天子之冕前后分别垂着12道旒,每道旒上有赤黄青白黑共12颗玉珠。冕冠不仅是帝王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还寓意帝王不听谗言,求大德不计小过。在制作方面,冕顶上的板通常用金桐的珍稀木材所制,旒则用金线串起来的珍珠,珍珠必须是赤白青黄黑五色东珠,每颗珠子的大小必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