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下软壳蛋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饲料中缺乏钙和磷:
钙是形成蛋壳的主要成分,而磷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饲料中钙和磷的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会导致母鸡产下软壳蛋。
缺乏维生素D:
维生素D有助于钙和磷的吸收和代谢。缺乏维生素D会使钙磷的吸收和代谢发生障碍,从而导致软壳蛋。
甲状腺机能失调:
甲状腺机能失调会严重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从而产生薄壳软壳蛋。
应激反应:
母鸡在受到噪声、光线、温度变化、捕食者等应激情况时,也可能下软壳蛋。应激会使母鸡身体分泌一些荷尔蒙,影响卵壳的形成。
疾病和环境因素:
某些疾病如输卵管炎、新城疫等,以及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等恶劣环境条件,也可能导致母鸡产下软壳蛋。
年龄因素:
随着母鸡年龄的增长,其卵壳质量可能会下降,导致下软壳蛋。
换羽期间:
母鸡在换羽期间生理发生变化,也会使蛋壳变薄、破蛋的情况增加。
其他因素:
如饲料中植物盐、蛋白质及脂肪过多,影响钙的吸收;缺水或温度过高过低,引起代谢改变;黄曲霉素中毒等也可能导致软壳蛋。
为了预防软壳蛋的产生,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提供充足的钙和磷:确保饲料中钙含量达到3%-3.5%,磷含量达到0.4%-0.45%,并添加适量的维生素D3。
改善饲养环境:保持鸡舍通风良好、温度适宜,避免应激情况的发生。
减少疾病发生: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预防,避免感染如输卵管炎、新城疫等疾病。
合理调整饲料比例:避免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确保饲料中锰等矿物质的含量。
适当减少产蛋量:在产蛋高峰期,适当减少产蛋量,让母鸡有足够的时间恢复身体健康。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母鸡下软壳蛋的情况,提高蛋壳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