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的主要原因是 由于国都位置的不同。北宋的国都在现今的河南省开封市,而南宋的国都则是在浙江省杭州市。这种划分主要是基于地理和政治因素。
北宋(960年-1127年)是由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的,定都开封,统一了大部分中国北方地区。北宋时期,国家以武力为主,经济、文化和科技也高度繁荣。
南宋(1127年-1279年)的建立则是因为金国在1127年攻陷了北宋的首都汴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和钦宗两位皇帝,导致北宋政权崩溃。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在南方的临安(今杭州)重新建立了宋朝,因此称为南宋。
南宋时期,虽然失去了北方的大片土地,但南方经济相对发达,特别是江南地区的农业和商业繁荣,使得南宋在经济和文化上仍然保持了相当的实力。南宋的首都临安(今杭州)在地理上位于长江下游,具有海外贸易和水路交通的优势,这为南宋政权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此,北宋和南宋的划分不仅是由于外部的侵略和政治变迁,也反映了中国历史上不同阶段的地理和经济发展情况。这种划分方式便于后人区分和研究这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