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科是 唐代科举制度中的主要科目之一,其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儒家经典
《易经》
《书经》
《诗经》
《春秋左氏传》
《礼记》
《论语》
《孟子》等先秦诸子百家学说的著作
文学创作
诗
赋
策论
其他内容
时务策:要求考生针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出见解和建议
帖经和墨义(在唐朝及以前):类似于现代考试的填充,试题一般是摘录经书的一句并遮去几个字,考生需填充缺去的字词,以及一些关于经文的问答
进士科的考试形式一般为 口试和笔试:
口试: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渊博的知识和辩才。
笔试:主要考察考生对经典文献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进士科因其难度大、选拔标准高,被视为科举制度中最为尊贵和重要的科目之一。在唐朝,进士考试可以在考前公开推举,称作“通榜”。唐朝中后期的宰相半数为进士出身,进士科是当时读书人入仕的首选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