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没有救关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军事、政治和个人因素。
军事上的限制和压力
刘封并非关羽的直属上级,他没有得到刘备的许可就擅自发兵,这可能会引起刘备的不满和怀疑。
吴军围困关羽时,肯定会分兵警戒房陵、上庸一线,以防止刘封、孟达发兵救援。刘封如果战术意图被吴军识破,很容易被敌军伏击,不仅救不了关羽,还要搭上更多将士的性命。
刘封虽然成功拿下了上庸,但由于没有掌握当地的实际管理权,所以手中的权力也极为有限,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是没有能力去救助关羽的。
政治上的困境和危机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虽然在上庸等地,但实际只掌管房陵这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当关羽被吴军围困在麦城时,刘封的地位也受到了威胁。如果他不救关羽,可能会被刘备视为不孝不义,甚至会被刘备赐死。如果他救关羽,可能会被吴军或曹魏趁虚而入,攻占上庸,甚至会被刘备视为失职失德,也会被刘备赐死。
刘封和孟达不和,孟达是刘备的亲信,刘封是刘备的养子,两人之间有着政治上的矛盾和竞争。刘封如果救关羽,可能会得罪孟达,孟达可能会借机陷害刘封,甚至会反水投降曹魏。
个人因素
刘封存在私心,他认为没有救关羽顶多就是要负一些责任,但是没有想到会因此而失了性命。即便他知道此事会令他失去生命,那些客观原因的存在,也令他无法实施有效的救助活动。
关羽生前曾对刘封有不满之言,这可能导致刘封对关羽的危机置若罔闻。
刘封被孟达的谗言蒙蔽了心智,固执地拒不发兵救援。
综上所述,刘封不救关羽的决定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军事上的限制和压力、政治上的困境和危机以及个人因素。这一决定无疑对蜀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速了蜀汉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