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大寿,即七十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下是一些关于七十大寿的讲究和习俗:
祝寿的人
祝寿的主要是子女、女婿和晚辈至亲,近邻厚友也多来祝贺。
礼物
礼物多为寿桃、寿面、布匹及带寿字的糕点。布匹俗称“寿帐”,挂在院中天棚四周以展示,寿帐上写有吉祥语和被送者、送者的姓名。
忌送钟表、鞋、杯子等不吉利的礼物。
寿宴
七十大寿是老人的大庆之年,寿宴应隆重热闹,以示重视。寿宴中必有“猪脚面线”这一道菜。
寿星需盛装坐在正厅接受子孙拜寿。
祝寿辞
在寿宴上,通常会有致祝寿辞,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
其他习俗
有的地方有祭祖的习俗,尤其是农村有祖宗牌位的家庭。
做寿的年纪也有讲究,有的地方认为男性59岁做60岁的寿,女性60岁做60岁的寿,而有的地方则是在逢九的岁数如70岁、90岁等做大寿。
忌讳
民间有“祝九不祝十”的说法,因此老人一般在六十九岁过七十大寿,俗称整寿。
寿宴中忌讳“中断”,即祝寿活动不能中途停止,若祝寿之人不能亲临现场,过后也需补上礼物。
这些讲究和习俗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重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长寿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