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瓷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如下:
早期白瓷出现
东汉时期:有观点认为最早的白瓷出现在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这一时期的白瓷以纯白、薄透著称,但具体实物证据较少。
北朝时期:白瓷在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的白瓷碗、杯、长颈瓶等,显示出早期白瓷的雏形。
隋代白瓷的发展
隋大业四年(608年):在西安郊区李静训墓中发掘出多件白瓷,胎质洁白,釉面光润,标志着白瓷工艺的成熟。
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在河南安阳张盛墓中出土的白瓷,虽然还带有青瓷特征,但烧制技术已较为成熟。
唐代白瓷的繁荣
唐代:白瓷在唐代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北方白瓷和南方釉下彩瓷相继出现。
综上所述,白瓷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但真正烧制成功并在工艺上达到成熟水平是在隋代,尤其在隋大业四年(608年)的李静训墓中出土的白瓷,代表了白瓷技术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