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是指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主体:
受贿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客体:
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代表国家进行管理和服务,其廉洁性对维护国家正常秩序和公共利益至关重要。
客观方面:
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指利用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及其所形成的便利条件;索取他人财物指主动向他人索要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包括为他人谋取合法利益与非法利益,既可以是实际已谋取到利益,也可以是承诺、实施或准备为他人谋取利益。
主观方面:
在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只有行为人出于故意实施的受贿犯罪行为才构成受贿罪,过失行为不构成本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受贿罪的立案标准包括:
1. 个人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
2. 个人受贿数额不到5000元,但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的、强行向他人索取财物的、还有故意要挟,造成恶劣影响的。
受贿罪的法律后果根据情节轻重,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数额较大或其他较重情节的,受贿金额达到三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属于数额较大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