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皇上对皇后的称呼有多种,但在正式场合之外,最常用的称呼是 梓童。以下是关于“梓童”这一称呼的详细解释:
含义 :梓童一词最早见于《全唐文》中玄宗的《立孝敬皇帝太子制》,原文为“自今已后,皇帝称朕,皇后称梓童”。这里的“梓童”不仅是对皇后的一种尊称,更蕴含着皇帝对皇后深深的柔情与依赖。而“童”字则意为“纯真、年轻”,寓意皇后虽身处高位,但内心依然保持着纯真与善良。由来
源于前汉书平话:
吕后自称。
源自《汉武故事》:卫子夫入宫,岁余不得见,涕泣请出。武帝则因夜梦“梓树”而幸卫子夫,从而得子,并立子夫为皇后。
其他称呼
皇后: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皇帝会称呼皇后为“皇后”。
椒房:汉朝皇后的宫殿多以椒涂壁,用以取暖避邪,也有“多子”之意,因此椒房可别称皇后或用以代称皇后寝宫。
中宫、正宫: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可称为正宫或中宫。
元后、元嫡:皇帝的元配皇后可称元后,方便和继位皇后有所区别。
综上所述,皇上在非正式场合或表达深情时,会称呼皇后为“梓童”,这一称呼不仅体现了皇帝对皇后尊贵地位的认可,更表达了他对皇后美好品质的赞赏与珍惜。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皇帝则直接称呼皇后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