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途穷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rì mù tú qióng。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天色已晚,路也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极其困难,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它出自唐代杜甫的《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和《史记·伍子胥列传》等古籍。
例如,在鲁迅的《呐喊·头发的故事》中,有这样的句子:“在这时候,我的手里才添出一枝手杖来,拼命的打了几回,他们渐渐的不骂了。”这里的“日暮途穷”用来形容主人公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绝望。
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国家或组织的衰亡和灭亡。例如,在描述楚平王时期楚国政治混乱、国家将亡的情景时,可以用“日暮途穷”来形容。
在使用“日暮途穷”这个成语时,它通常用作谓语、宾语或定语,并且含有贬义,暗示了一种消极、绝望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