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自称“朕”的原因主要与秦始皇及其大臣李斯的建议有关。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朕”只是一个普通的字,谁都可以使用,并非国君专有。然而,在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建议将“朕”作为皇帝专有的第一人称代词,取“天下皆朕、皇权独尊”之义,以强化皇权。
具体来说,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功过三皇、德盖五帝”,王的称号已经无法满足他,于是将“三皇”和“五帝”合二为一,创造出“皇帝”这一特有称号,自号“始皇帝”。此外,秦始皇还别出心裁地将“朕”这个字作为皇帝的专属代称,自那以后,我国的封建王朝秉承秦制,皇帝都将“朕”作为自己的专属代称,一直到清朝结束。
因此,自秦始皇开始,只有皇帝才可以用“朕”,这个字也成为了皇帝身份的象征,代表着天下独尊和皇权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