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佛,也称为双身长寿佛、爱神佛、欲神佛、欢喜禅等,是 印度密教与西藏当地信仰结合的藏传密宗的本尊神。它代表法的男身与代表智慧的女身交合,象征着法与智慧的双成和和谐统一。
欢喜佛原为印度古代传说中的神,梵文称为俄那钵底,意为“欢喜”。在公元7~12世纪,印度密教占统治和主导地位时期,欢喜佛像流行于各个密教寺院。自从佛教密宗传入西藏,形成藏密,并建立起政教合一的体制,欢喜佛像遍布藏传佛教的寺庙中,并流传到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广大地区。
在藏传佛教中,欢喜佛的造型源于密宗的“男女双修”的教义,男身代表法,女身代表智慧,男体与女体相互紧拥,表示法与智慧双成,相合为一人,喻示法界智慧无穷。欢喜佛的“欢喜”二字,并非指享受男女性爱之乐,而是指用大无畏、大愤怒的气概,勇猛的力量,把异教徒俘虏到手,踩在脚下,得到这样特别大的胜利,不由得从内心欢喜起来。
综上所述,欢喜佛是藏传佛教密宗中非常重要的本尊神,其造型奇特,富有象征意义,体现了佛教密宗的修行理念和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