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虚假宣传

时间:2025-03-02 04:45:34 娱乐杂谈

虚假宣传是指经营者在商业活动中,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违法行为。虚假宣传的定性依据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该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虚假宣传与虚假广告的区别在于,虚假宣传的范围大于虚假广告,虚假宣传包括虚假广告,虚假广告属于虚假宣传的一种形式。虚假广告通常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传播,涉及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等多方主体,而虚假宣传则更多出现在直接的销售场景中,如产品的标签、包装说明书上,或通过销售人员的口头介绍、现场演示等方式进行,主体通常只是经营者自身。

虚假宣传的违法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1. 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的;

2. 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

3. 虚构产品的生产过程、企业的规模和实力、获得的荣誉奖项等;

4. 通过组织虚假交易来营造产品畅销的假象等。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虚假宣传和虚假广告的处罚方式有所差异。虚假广告的处罚依据《广告法》,发布虚假广告的商家会被责令立即停止广告投放,其违法所得将被没收,并处以广告费用1至5倍的罚款。而虚假宣传的处罚则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果商家因虚假宣传侵害了消费者权益,需向消费者赔偿损失,并支付不低于商品或服务价格三倍的惩罚性赔偿,最低不少于500元。此外,商家还可能面临罚款、被责令整改、甚至停业整顿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