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bù gōng,主要意思是对应尊敬或崇拜的某事物缺少适当的尊敬。它也可以用来形容有损礼仪或礼节的行为,或者态度不严肃、开玩笑似的。
具体来说,不恭可以包含以下几种含义:
不尊敬:
对某人或某物缺乏应有的敬意。
有损礼仪:
行为或言词不符合礼仪规范,显得粗鲁或不敬。
不严肃:
态度轻浮,不认真,甚至带有开玩笑的成分。
例如,在《东周列国志》中,冯梦龙提到“叔段之不恭”,意指叔段对待君主缺乏应有的尊敬,行为不端。又如,《孟子·万章下》中提到“却之不恭”,意思是拒绝别人的好意或礼物显得不恭敬。
综上所述,不恭是一个含有贬义的词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缺乏礼貌、不尊重他人或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