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文尔雅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态度温和,举止文雅,有良好的教养和风度。这个成语强调了一种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表现相结合的美感。
词语构成
温文:形容态度温和,有礼貌,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而不炽烈。
尔雅:形容举止文雅,谈吐得体,像夏天的微风一样和煦而舒缓。
出处
该成语最早出自《论语》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后来,这个成语在《后汉书·王符传》中也有出现:“符温文尔雅,令德君子也”。
用法
温文尔雅可以作为谓语、定语、状语使用,通常用于赞美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或行为。
示例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他不仅书法造诣极高,而且为人温文尔雅,深受时人敬重。
赵明自幼家境贫寒,但始终保持着温文尔雅的风度,无论是对待长辈还是同龄人,他总是谦逊有礼,待人接物温和周到。
近义词
温良恭俭、温柔敦厚
反义词
凶神恶煞、暴跳如雷、附庸风雅、声色俱厉
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看出“温文尔雅”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赞美之情的成语,常用于形容具有高雅修养和温和性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