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高级官职,属于文官职位,主要职责包括处理国家政务、起草国家政令、记录国家事务、管理机要文件等。尚书官分为不同的部门,如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等,并有左右两丞尚书协助处理事务。尚书官是中央政府的核心组成部分,官职地位崇高,是古代官员的最高目标之一。
在清朝,六部和理藩院等部门的主官也称为尚书。尚书这一职位起源于秦朝,西汉时期继续设置,本为少府的属官,掌文书及群臣章奏。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汉成帝改用士人。东汉政务归尚书,尚书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命令的首脑。魏晋以后,事实上即为宰相之任。
综上所述,尚书在中国古代官职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相当于现代各国家部委的部长,如吏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组织部部长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中宣部长兼外交部部长、文化部部长和教育部部长,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部长,刑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部长、最高检察院副检察长、最高法院副院长,工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住建部部长、农业部部长和交通部部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