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税是一种 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征收的税。它并不直接从个人或企业的收入中提取,而是在特定的法律文件或交易行为上加盖印花,作为税务机关确认征税的一种方式。
印花税的主要特征包括:
与特定行为或文件挂钩:
印花税与签订的各种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权利许可证照等应税凭证文件相关,而不是直接与人们的收入相关。
粘贴印花税票作为完税标志:
纳税人通过在应税凭证上粘贴印花税票来完成纳税义务,这也是印花税名称的由来。
普遍征收:
印花税在世界各国普遍征收,最早始于1624年的荷兰。
多种计税依据:
应纳税额通常以应税凭证所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和凭证的件数为计税依据,按照适用税率或者税额标准进行计算。
行为税性质:
印花税是一种行为税,因为它是对特定法律行为或文件的征收。
在中国,印花税的具体规定包括:
纳税人:包括在中国境内设立、领受规定的经济凭证的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其他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征税范围:涉及经济活动中书立、领受的凭证,如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等。
征收方式:可以按季、按年或者按次征收。
印花税作为一种重要的财政税收工具,在经济活动中起着规范经济行为、调节经济结构、筹集财政收入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