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程加工不在一个平面的孔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点:
选择合适的坐标系:
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坐标系来定位和加工这些孔。通常,这个坐标系会与工件的一个面平行或垂直,以便于编程和加工。
使用极坐标或柱面坐标:
对于不在同一平面上的孔,可以使用极坐标(AP, RP)或柱面坐标(A, R, Z)来描述孔的位置。极坐标中的AP代表极角,RP代表极径;柱面坐标中的A代表轴向位置,R代表径向位置,Z代表深度。
设置循环参数:
如果需要加工多个不同深度的孔,可以设置循环参数来依次加工这些孔。在UG等软件中,可以通过设置循环类型参数来控制孔的加工顺序和深度。
编程指令:
使用适当的G代码指令来控制机床的运动。例如,使用G90/G91来切换坐标系,使用G17/G18/G19来选择加工平面,使用G70/G71来切换英制或公制输入,以及使用G110/G111/G112来定义极点等。
后处理:
最后,通过后处理软件将编写的程序转换成机床可以理解的指令,并进行模拟验证,确保加工路径正确无误。
综上所述,编程加工不在一个平面的孔需要选择合适的坐标系,使用极坐标或柱面坐标描述孔的位置,设置循环参数来控制加工顺序和深度,并编写相应的G代码指令。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加工需求和机床特性进行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