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程时,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内部触点用于控制和监测输入输出信号。它们的状态(开或关)可以通过编程来改变,并根据输入信号的状态来执行相应的逻辑功能。以下是PLC内部触点的一些关键点和使用方法:
输入触点
功能:用于接收来自传感器或其他外部设备的信号,这些信号可以是开关状态、温度、压力、流量等。
使用:在PLC程序中,输入触点用于读取外部设备的状态,并根据这些状态触发相应的控制逻辑。例如,当外部按钮被按下时,输入触点会闭合,表示一个逻辑条件已经满足。
输出触点
功能:用于控制执行器或其他外部设备,如电动机、气缸、阀门等。
使用:在PLC程序中,输出触点用于将逻辑运算的结果发送给外部设备,使其执行相应的动作。例如,当满足一定的启动条件时,通过输出触点指令可以让PLC输出点得电,进而使连接的继电器吸合,启动相应的电机。
内部触点的状态
开(ON):表示逻辑条件满足,触点闭合。
关(OFF):表示逻辑条件不满足,触点断开。
使用:通过编程,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状态来改变内部触点的状态,从而实现各种逻辑功能的控制。例如,可以使用与门、或门、非门等逻辑门来实现复杂的逻辑运算。
常见指令
常开触点(LD):用于从母线开始取用常开触点的状态,对应实际电路中开关的常开状态。例如,在启动按钮控制电机启动的程序中,启动按钮对应的PLC输入点就可以用常开触点指令来读取其状态。
常闭触点(LDN):从母线开始取用常闭触点状态,相当于实际电路里开关的常闭状态。例如,在电机正反转控制中,正转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点串入反转控制回路,在PLC程序里就用常闭触点指令来体现,防止正反转同时接通造成短路。
输出线圈(=):将前面逻辑运算的结果赋给对应的输出点,以控制外部设备。例如,当满足一定的启动条件逻辑运算后,通过输出线圈指令让PLC输出点得电,进而使连接的继电器吸合,启动相应的电机。
定时器指令:如接通延时定时器(TON)和断开延时定时器(TOF),用于实现设备的延时启动和停止功能。
接线方法
常开触点:如果外部常开按钮没有按下,PLC程序内的对应触点为断开状态;如果外部常开按钮按下,PLC程序内的对应触点为闭合状态。
常闭触点:如果外部常闭按钮没有按下,PLC程序内的对应触点为闭合状态;如果外部常闭按钮按下,PLC程序内的对应触点为断开状态。
通过合理地使用PLC的内部触点和相关的编程指令,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自动化控制逻辑,提高生产效率和系统可靠性。在实际编程中,建议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触点类型和指令,以确保控制系统的正确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