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段差模具的程序编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计算段差展开尺寸
根据料外尺寸(A)、料内尺寸(B)、段差高度(H)和折弯系数(K)计算直边段差和斜边段差。
当段差高度(H)大于3.5T时,按两折进行展开,公式为:L = A + B + H - 3T + 2K。
当段差高度(H)小于等于3.5T时,按一次成形展开计算,公式为:L = A + B + H - 2T + K。
对于斜边段差,当H大于3.5T时,按两折计算,公式为:L = A + B + L + 2K',其中K' = θ/90 × K。
当H小于等于3.5T时,按一次成形计算展开,公式为:L = A + B + L + K',其中K' = θ/90 × K。
设计模具结构
折床段差模具主要由模具主体、垫片和面取三部分组成。
根据计算出的段差尺寸,设计相应的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的尺寸和形状。
使用离线编程软件
使用折弯离线编程软件(如Radbend)进行模具的编程。
分别建立上模和下模的DXF文件,确保文件内仅含封闭图形和CENTER文字。
将DXF文件拷入软件的指定文件夹中。
在软件中指定机床,并将模具添加到模具库中。
通过软件编辑器导入模具图形,定义模具长度、半径、角度和工作高度等参数。
调整模具
根据实际段差大小和折弯形状,调整模具的参数,如A尺寸、垂直距离等。
对于较小的段差(如H=1~2mm),可以直接用上下模吻合的方法进行模具校对。
验证和调整
在实际折弯过程中,验证模具的准确性和精度。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完成折弯段差模具的程序编制。建议在实际操作中,结合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模具的正确性和折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