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机床编程教学大纲时,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教材选用等关键要素。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机床编程教学大纲示例:
一、课程说明
适用专业: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制造大类
前期课程:《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机械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掌握数控机床的结构、工作原理、编程方法及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
2. 了解不同数控系统的编程使用方法。
3. 掌握数控车、铣床、加工中心的手工编程方法。
4. 掌握MASTER-CAM自动编程的基本方法。
5. 了解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及软、硬件工作原理。
6. 掌握数控车、铣床、加工中心的操作要点。
7. 了解数控加工的工艺特点、数值计算。
三、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数控编程基础
1. 数控编程的概念与分类。
2. 数控技术的术语。
第二部分:数控车削加工编程及操作
1. 数控车床的操作面板介绍及使用。
2. 数控车床的对刀方法。
3. 数控车床的编程指令(如G00/G01、G02/G03、G96/G97等)。
4. 数控车床的辅助功能(如M功能、S功能、T功能等)。
第三部分:数控铣削加工编程及操作
1. 数控铣床的操作面板介绍及使用。
2. 数控铣床的对刀方法。
3. 数控铣床的编程指令(如G17~G19、G40~G42、G90~G91、G00~G03等)。
4. 数控铣削加工程序编制。
第四部分:加工中心程序编制
1. 加工中心常用编程指令。
2. 基本的孔加工工艺方法与加工程序编制。
3. 加工中心常用编程指令(如G81、G83、G73等)。
第五部分:数控电加工机床的程序编制
1. 数控电加工机床常用编程指令与工艺方法。
2. 利用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编制常见零件的加工程序。
3. 利用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编制常见零件的加工程序。
4. 利用CAD/CAM技术编制数控电加工机床加工程序。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编程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实训,使学生能够实际操作数控机床,进行编程和加工。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复杂的编程问题。
五、考核方式
1. 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末考试(70%):包括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材选用
1. 主教材:詹华西的《数控加工与编程》
2. 参考教材:马莉敏的《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操作》
七、课程项目及学时分配
1. 数控编程基础(10学时)
2. 数控车削加工编程及操作(180学时)
3. 数控铣削加工编程及操作(180学时)
4. 生产工件加工(10学时)
5. 自动编程及操作(120学时)
6. 总计(320学时)
八、教学设备和设施
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数控机床实训设备
3. 绘图软件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编写出一个全面、系统的机床编程教学大纲,帮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掌握数控机床的使用和编程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