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86外螺纹的编程步骤如下:
确定螺纹参数
大端直径(Φ):螺纹的顶径,即外螺纹的最大直径。
小端直径(Φ):螺纹的底径,即外螺纹的最小直径。
有效长度(L):螺纹的有效长度,即从大端到小端的距离。
螺距(P):相邻两个螺纹之间的距离。
牙高(R):螺纹的牙深,即从大端面到小端面的距离。
退刀距离(I):刀具退刀的距离,通常需要大于牙高以避免刮伤工件。
螺纹退尾长度(J):螺纹退尾的长度,用于确保螺纹的完整性和精度。
切削次数(L):加工螺纹所需的切削次数,不包括精车。
编写G86程序
公制编程:
```
G00 X(大端直径) Z(有效长度)
G86 X(小端直径) Z(-有效长度) I(退刀距离) J(螺纹退尾长度) K(螺距) R(牙高) L(切削次数)
```
英制编程:
```
G00 X(大端直径) Z(有效长度)
G87 X(小端直径) Z(-有效长度) I(退刀距离) J(螺纹退尾长度) K(每英寸牙数) R(牙高) L(切削次数)
```
注意事项
I值:必须大于牙高值,否则在退刀时可能会刮伤工件表面。
R值:实际值可能会比理论值大,需要进行试样调整。
L值:表示切削次数,但不包括精车。
示例
假设外螺纹的小端直径为Φ80,大端直径为Φ100,有效长度为120,螺距为2,牙深为2.5,那么编程格式为:
```
G00 X100 Z-120
G86 X80 Z0 I5 K2 R2.5 L8
```
解释
G00 X100 Z-120:将刀具快速移动到螺纹的大端,准备开始加工。
G86 X80 Z0 I5 K2 R2.5 L8:开始螺纹加工,X坐标为螺纹的小端直径,Z坐标为有效长度,退刀距离为5,螺距为2,牙高为2.5,切削次数为8。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确保G86外螺纹的编程准确无误,从而实现高效的螺纹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