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政权的都城分别是:
曹魏:
定都 河南洛阳。
蜀汉:
定都 四川成都。
东吴:
定都 湖北鄂州(后迁都 江苏南京)。
具体来说:
曹魏于公元220年建立,曹丕废汉献帝刘协,定都洛阳。
蜀汉于公元221年建立,刘备称帝,定都成都。
东吴于公元229年建立,孙权称帝,初定都武昌(今湖北鄂州),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建议:三国时期的都城选择反映了各自政权的地理位置、政治需要和经济基础。洛阳作为曹魏的都城,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军事地位;成都作为蜀汉的都城,得益于其富饶的农业资源;而南京作为东吴后期的都城,则因其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