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软件被人侵权了

时间:2025-03-04 05:35:34 电视电影

要鉴定软件是否被人侵权,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和标准:

实质性相似性

对比源代码、二进制代码、用户界面等,检查是否存在大量相同或相似的代码片段。

使用SSO(序列、结构与组织)标准、AFC(抽象、过滤和比较)标准、镜像复制标准等方法进行判定。

接触可能性

证明被告是否有机会接触到原告的软件,例如通过公开复制、发表、分发,或与原告有合作关系等。

如果被告能够证明其软件是独立开发的且未接触过原告的软件,则可能不构成侵权。

排除合理解释

被告需要提供合理的解释来证明其使用的软件资料有合法来源,或者其开发的软件与原告软件有显著区别。

如果无法提供合理解释,则可能被认定为侵权。

权利归属

确定原告软件是否享有著作权,只有当原告软件符合原创性要求且具有独创性时,才能被认定为享有著作权。

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方法

抽象-过滤-比较分析法:将软件抽象分解为不同层次,过滤出不受保护的成分,然后在较高层次上进行比较,最后综合评价。

接触加实质性相似原则:首先证明被告接触过原告软件,然后判断两者是否存在实质性相似。

三步判断法:包括明确权利归属、对比侵权软件与被控侵权软件、排除合法使用。

其他考虑因素

代码使用比例:如果被告使用的原告核心代码比例较高(如超过30%),则可能被认定为侵权。

功能实现:即使代码不同,但如果功能实现高度相似,也可能构成侵权。

外观设计与用户体验:软件的外观设计(如界面布局、图标设计)和用户体验也被视为判断侵权的重要因素。

公证取证

原告在诉前通过公证取证方式获得的被诉侵权软件源代码,可以作为比对对象。

如果被告对公证取证过程无异议或者对异议未能提出合理质疑并举证证明的,可以以原告公证取证的被诉软件代码作为比对对象。

民事责任

侵害他人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依法应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和维权合理支出等民事责任。

通过以上步骤和标准,可以较为全面地鉴定软件是否被人侵权。建议在实际操作中,结合具体案情和法律规定,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详细对比和分析,以确保判断的准确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