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尔顿制是一种个别教学制度, 由帕克赫斯特于1902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立。以下是关于道尔顿制的详细解释:
核心理念
自由原则:学生在身心方面都能自己计划自己的事情,自己克制自己的活动,以此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合作原则:打破班级界限,强调团体活动中的合作和交互作用,以使学生在民主合作的氛围中得到发展。
具体做法
教师不再通过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和布置作业。
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
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每科设置一个作业室或称实验室,所有有关这门学科的参考书、图表、仪器都陈列在室内。
每科设置一二位教师任指导员,负责指导学生。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由支配时间,学习进度进行登记,完成一个阶段后,经教师考核合格,可进行下一阶段学习。
优点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
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适应学生的能力、兴趣和需要。
缺点
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知识。
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较高。
可能会导致教学上的放任自流,忽视班集体作用以及德育。
历史发展
20世纪20年代曾在美国实施,中国的上海、北京、南京、开封等地也进行过实验。
虽然道尔顿制在某些方面存在争议,但其理念对程序教学、个别指导教育等曾发生过影响。
道尔顿制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同时也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尽管其实施效果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其在教育史上仍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