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决口是指 黄河下游的堤岸被黄河水冲开,导致河水溢出并淹没周围地区的现象。这是黄河泛滥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由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携带大量泥沙,使河床逐年抬高,形成所谓的“悬河”。当遇到涝年头,黄河水位上涨,容易冲毁堤坝,泛滥南北两岸,冲毁的堤坝处就称为决口。
决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自然因素:
如超标准洪水、风暴潮或冰坝壅塞河道,导致水位剧增漫过堤顶而形成决口。
人为因素:
如为了保护大部利益,牺牲局部利益,在洪水来临时人为挖开堤坝,让洪水进入预定的蓄滞洪水区。
黄河决口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包括农田、城镇被淹没,造成严重的水灾。自人类修筑堤防以来,黄河下游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堤防决溢泛滥的记载。在1938年之前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共决口1590次,改道26次,重大改道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