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ava中,事务是一系列操作的执行单元,这些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事务通常由高级数据库操纵语言或编程语言(如SQL、C++或Java)书写的用户程序的执行所引起,并用形如begin transaction和end transaction语句(或函数调用)来界定。事务由事务开始(begin transaction)和事务结束(end transaction)之间执行的全体操作组成。
事务具有四大特性,被称为ACID原则:
原子性(Atomicity):
事务是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事务中包括的诸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
一致性(Consistency):
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隔离性(Isolation):
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
持久性(Durability):
已提交的数据在事务执行失败时,数据的状态都应该正确。
在Java中实现事务控制主要有两种方式:
编程式事务:
需要手动编写代码来控制事务的开始、提交和回滚。比较灵活,但代码量大,容易出错。
声明式事务:
通过配置或注解的方式来管理事务,代码简洁,易于维护。是目前主流的用法。
此外,Java事务的类型主要有三种:
JDBC事务:
用Connection对象控制的。
JTA(Java Transaction API)事务:
用于分布式事务处理。
容器事务:
由Java EE容器管理的事务。
事务在数据库操作中非常重要,它确保了数据在多个操作之间的一致性,即使在发生故障或并发访问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数据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