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三雕”是一个成语, 意思是用一支箭射死三只大雕,比喻做一件事同时达到三个目的。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通过一次行动实现多个目标的理想状态。以下是“一箭三雕”的详细解释和用法:
成语来源
最早出自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拓跋焘在一次战役中,命令弓箭手一箭射中三只雕,从而打乱了敌军阵型,取得了胜利。
另有说法是,拓跋焘在一次狩猎中,一箭射下了三只雕鸟,因此创造了这个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一次行动达到多个目标的情况。
通常用于描述一种高效、经济的方法,即通过一个策略或行动实现多个收益。
成语示例
在股票投资中,“一箭三雕”指标被用来帮助投资者更准确地判断市场趋势,辅助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在历史故事中,拓跋焘通过一箭三雕的战术,成功击败了敌军,稳定了边疆。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通过一次精心策划的行动,同时解决了多个问题,也可以形容为一箭三雕。
综上所述,“一箭三雕”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于描述通过一次行动实现多个目标的理想状态。无论是在战争、政治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策略,这个成语都传达了一种高效、经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