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休假是指 劳动者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任职期间内,不必从事生产和工作而自行支配的时间。公休假是劳动者满一个工作周后的休息时间,旨在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具体来说,公休假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法定节假日:
全体公民共同享受的假日,如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
法定休息日:
又称公休假日,是劳动者每周工作后的休息时间,一般用人单位实行每周休息两日。
特殊休假:
包括年假、病假、婚假、产假等,员工在休假期间仍能获得工资收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天。此外,199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国务院令第174号)也明确规定了职工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一般用人单位实行每周休息两日。
公休假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并支付相应的工资报酬。如果用人单位在公休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且不能安排补休的,需要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