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彩是指 陶瓷加上色彩,具体有以下几种解释:
彩陶
彩陶是指新石器时代绘有红色、黑色和白色等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品。这一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彩陶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成的陶,是中国的“国粹”。
自然陶彩
坭兴陶无釉无彩,在1200°C以上高温烧制过程后窑变产生“自然陶彩”是坭兴陶艺术风格的一大亮点。特定陶土经高温窑炼窑变产生的“陶彩”艺术品位极高,堪称“中国一绝”。坭兴陶窑变产生墨绿、紫红、天蓝、虎斑、火焰、彩霞等各式各样斑斓的自然色彩,称为“自然陶彩”。
唐三彩
唐朝烧的一种陶器总称,并非专指那三种色彩而言。在唐墓中所挖掘出来的各类陶俑、陶像,以及其他陶器上,有的只有单彩,或者二彩,有甚多的器物,却具有较复杂的多彩颜色。一般而言,除了胎体的白地之外,铅黄、绿、青三彩最为普遍。
综上所述,陶彩可以指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彩陶艺术,包括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高温窑变产生的自然陶彩以及唐朝的唐三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