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发夫妻”这一称谓的由来与古代中国的婚礼习俗和象征意义密切相关。以下是几种关于“结发夫妻”由来的解释:
束发习俗:
在古代,男女在成年时都要进行束发,即将头发束成发髻,以表示成年。结婚时,新人会各自剪下一缕头发,然后将这两缕头发相互绾结缠绕起来,以此象征夫妻的结合和同心。
皇帝与皇后的传说:
相传,古代一位皇帝在登基前一夜因担心胡子不够长而心烦意乱,皇后娘娘剪下自己的头发接在皇帝的胡子上,使皇帝在登基时显得更加威严。从此,人们便将这对夫妻称为“结发夫妻”。
原配夫妻的称谓:
在古代,一夫多妻制下,只有原配夫妻才能称为“结发夫妻”,即第一次结婚的夫妻。再婚的夫妻即使是一婚,也不能称为结发夫妻。
定情信物:
古代新婚夫妻在结婚时会互赠头发作为定情信物,象征着对这段婚姻的重视和承诺。
成人礼与婚礼仪式:
结发也指成人礼上的一个步骤,男女在成年前需束发,成婚时则通过结发仪式表示已经成年并准备步入婚姻殿堂。
综上所述,“结发夫妻”这一称谓不仅源于古代婚礼中的束发习俗,还包含了夫妻之间深厚的爱情和承诺的象征意义。它通常用来指代原配夫妻,代表着两人能够共同度过一生,直到白头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