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檄,汉语词语,读音为chuán xí,指发布晓喻或声讨的文书。具体来说,它是指由一方交给另一方,由上代交给下代,传递信息或命令,通常用于宣告重要事项或发动民众参与某项行动。
历史出处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中提到:“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不战而略地,传檄而千里定。”
《三国演义》第五回中也有记载:“曹操传檄告天下,诸侯奋怒皆兴兵。”
成语结构
“传檄”的结构是“传”和“檄”两个字,其中“传”表示传递、传播的意思,“檄”表示檄文,即军令、政令或重大消息。
例句
1. 政府传檄全国各地,宣布紧急状态。
2. 军队通过传檄,迅速传达作战命令。
其他解释
“传”还有传授、传播的意思,如“师传”表示师傅传授技艺给徒弟。
“檄”还可以指古代传递下来的文化遗产,如“流传”表示文化、知识等从一代传到下一代。
综上所述,传檄主要指发布晓喻或声讨的文书,用于宣告重要事项或发动民众参与某项行动。它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常用于战争、政治变革等重大事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