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尚书是 封建时代政府的高官名称,其职位和职责随着不同朝代有所变化,但总体上是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长官之一。
最初职责: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秦国,为少府的属官,地位较低。
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时,尚书地位逐渐提高,开始分曹治事,成为皇帝的重要助手,负责处理天下章奏和起草诏书。
东汉时期:
东汉时,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实际上行使了宰相的职权。
隋唐时期:
隋代设立尚书省,唐代确定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和侍郎为正副长官,尚书成为六部的最高主官,地位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属于副国级。
宋代以后:
宋代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名,行政全归尚书省,尚书的职权进一步扩大,成为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长官。
综上所述,古代尚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职位和职责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是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地位仅次于宰相,负责执掌国家行政事务。